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机电学院关于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位同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挺膺担当、团结奋斗。根据学校关于社会实践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现就做好 2025 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组织形式

2024级研究生必须参加,其他年级学生鼓励参与,以个人或团队(3 人以内)的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动态调整实践形式。

三、活动内容 

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1.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

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国家战略,地区发展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通过读党章党史、参访百年党史重要事件发生地、开展社会调研、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理论学习等形式开展场景式、浸润式学习调研类实践,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参与本专题实践需撰写提交一份心得报告(1500 字-2000 字)+3 张本人实践活动照片(由团长在社会实践线上系统提交)。 

2.一起云支教专项行动 

活动相关内容及要求见后续相关群内/BITYOUTH 推送通知,参与本专题实践需提交一份心得报告(1500 字-2000 字)+3 张实践活动照片(由团长在社会实践线上系统提交)。 

3.社区服务报到行动 

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 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 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提供社会服务、进行劳动实践,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疫情防控、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为身边群众做实事好事,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参与本专题实践需提交一份心得报告(1500 字-2000 字)+3 张本人实践活动照片(由团长在社会实践线上系统提交)。

4.乡村振兴行动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同时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为促进家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言献策。学生也可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 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参与本专题实践需提交一份调研报告(1500 字-2000 字)+3 张本人实践活动照片(由团长在社会实践线上系统提交)。

5.岗位实习实践行动

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在实际岗位上体悟社会发展、接受劳动教育、彰显青年担当。参与本专题实践需提交一份心得报告(1500 字-2000 字)+3 张本人实践活动照片(由团长在社会实践线上系统提交)。

6.“北理思源”计划

回中学母校开展本科招生宣传,向中学生介绍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情况、特色优势、专业设置、办学条件、校园文化等,鼓励更多的优秀中学生报考我校,在宣传北理工的同时,学北理、讲北理、扬北理,在实践中爱校荣校。参与本专题实践在寒假结束后需提交一份阶段总结(1500 字)+5 张招生宣传照片,其中包含 1-2 张所创建的微信或 QQ 群截图,群内人数应不低于 50 人(由团长在社会实践系 统和北理思源报名系统中提交)。宣传 VLOG(1-3min)请单独以“XX 省份 XX 中学思源团”的格式命名并通过校内邮箱发送至: xjrrrrr@bit.edu.cn。 

具体实施细则见“北理思源”计划实施细则(附件 1)、“北理思源”报名系统操作手册(附件 2)。

7.校友走访

开展“青蓝相继 薪火相传——校友走访社会实践活动”,寻访当地校友,通过线上或线下采访校友的方式,挖掘我校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历史故事、发展历程,帮助在校生学习榜样故事、了解行业发展、确立人生方向,让校友了解母校发展,助力学生成长,以此汇聚育人力量,传承校友文化,在实践中深入感受和积极传播“北京理工大学精神”。参与本专题实践需提交一份采访通讯稿(1500 字-2000 字)+3 张本人实践活动照片(由团长在社会实践线上系统提交)。

8.2025年全国大学生“返家乡”

结合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活动要求,鼓励学生以家乡为纽带,以专业技能为依托,返乡向社区和当地单位报到,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 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等活动,走近城乡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活动相关内容及要求参考后续官微通知。 参与本专题实践需提交一份采访通讯稿(1500 字-2000 字)+3 张实践照片(须在“返家乡”系统申报,同时由团长在社会实践系统提交立项并提交结项材料)。

四、工作安排 

(一)线上立项申报截止:2025 年1 月 8 日 

1.各实践团队仔细研读活动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主题,及时在社会实践系统中进行立项申报,社会实践系统详见操作手册(附件 3) 

(1)项目申报采取团队负责人制(如为个人成团,则本人担任团长),各团队仅由实践团团长在社会实践系统中申请项目并填写团队成员信息及实践信息,完成立项。实践团命名应在 20 字以内。如:“赴贵州省**社区助老社会实践”,如有必要,各团队可确定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鼓励专职团干部、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担任 团队指导教师并指导团队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活动。 

(2)各团队于 1 月 8 日前在系统中完成实践团队立项。 

(3)校团委提供联系实践地联系证明。有需要的团队可填写实践地联系证明(附件 4),于 1 月 9日前提交电子版至邮箱bitjidianftw@163.com。 

(4)为避免重复计算,实践团团长所在学院(书院)即团队所属单位,由该学院(书院)负责发团实践和项目结项工作,参与情况纳入年度社会实践考核工作。

2.有意愿参加一起云支教、校友走访的学生请扫描附件 5 内对应群二维码入群,后续将在群里通知相关实践要求。有意愿参加“北理思源”计划的同学关注钉钉消息。

3.“北理思源”计划通过“北理思源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 地址为 http://siyuan.bit.edu.cn/,使用方法参见北理思源报名系统操作手册(附件 2)。申请前往同一所中学的同学形成一个思源团,并由负责该省份的招生组与思源学子建立联系,共同开展招生宣传相关工作。

(二)完成实践活动:2025 年 1 月-2 月 

各团队按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线上总结报送:2025 年 3 月 7 日

1. 结项:立项团队完成结项材料提交,学院管理员进行初评审核,按照实际完成实践活动的质量审批结项,并进行团队推优。

2.“北理思源”计划团队除在社会实践系统提交材料外,还须于 9 月 30 日前在北理思源系统提交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当年宣传工作开展情况、工作创新与实效、工作不足与建议等,不少于 1500 字)、现场宣讲清晰照片 3 张、宣讲记录视频(选交)等相关支撑材料。由各省份招生组根据前期活动情况和总结材料组织初审和推荐工作。

(四)学校评比考核:2025 年 3 月下旬 

后续学校根据结项情况评选出优秀乡村振兴行动个人优秀校友走访个人优秀社区服务报到行动个人等奖项,颁发荣誉证书。“北理思源”计划按照学校招生工作整体安排,于下半年评选出“北理思源奖”若干。

共青团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委员会 

2024 年 12 月 31 日